一家人也要說“謝謝”散文精選
七歲的兒子起床晚了,我讓他趕緊著吃早飯,可他對我煮的肉粥沒有興趣,非吵著要吃面條。有肉粥還要吃面條?說實話,我對兒子的要求甚是憤恨,可看著他真誠又頗含渴望的目光,心終有不忍,想想不就吃面條嗎,咱又不是不能滿足,于是壓下情緒,轉身去廚房。
很快,面條端到兒子面前。兒子拿起筷子,正準備開吃,卻突然停下來,先是對我一笑,然后說:“媽媽,謝謝你。”我回他:“不用謝。”兒子卻很執拗說:“我就要謝。”心突然一暖,也就是那一瞬間,很多前塵往事開始閃回腦海,我想起了我們太多曾經不說“謝謝”的日子。
記憶里,我和老公初結婚時,因為相愛,因為情愿,所以很多時候,即便他從來沒有說過“謝謝”,但想到能為他做點什么,我總心懷甜蜜。然而,歷經歲月侵蝕,當一切付出漸漸變成了理所應當,甚至還屢遭抱怨,我終究還是生出了怨尤。終于到有一次婆婆生病,當時老公身在外地,我是一個人跑出跑進,左右服侍,還要兼顧家里和兩個孩子,可以說是累到無語言表。一直以為等老公回來,他會感激我吧,誰知當我向他說出那幾天的辛勞時,老公淡淡的回了句:“是一家人啊,做這些不是應該的嗎?再說照顧孩子辛苦,試問誰家日子不是這樣過來的?”一句話簡直噎得我心肝疼,瞬間懶得和他再說一句話,于是冷戰開始。
只是我這邊不理他,他卻完全一副“不知情”狀態,我掀起的冷戰不僅對他沒用,偏我自己還被家里的冷氣氛百般困擾,我發現我這樣鬧情緒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,于是思來想去,我決定向他“袒露心機”。起初老公對我要說什么很感好奇,可慢慢地當聽我說“為什么你對別人從來和顏悅色,對別人幫的一點小忙都千恩萬謝,卻對我從來吝嗇說一聲‘謝謝’”,他驚奇萬分,他說他以為這是我們兩人共同的家,共同的責任,誰多做一點,誰少做一點,應該無所謂的……我告訴他:“怎么會無所謂,自己付出了,最起碼想得到對方的肯定,‘謝謝’看著是感謝,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肯定,一種理解,一種感同身受,更是一種愛的傳遞。”
大概便是從那時開始,家里莫名好像有了些許變化。老公真的開始對我說起了“謝謝”,雖然是偶爾的一聲,但真的讓我滿足和欣喜。而偶爾的聽我對他說“謝謝”,他會笑,然后作一副品味狀,會說:“說個‘謝謝’,感覺好像真的不一樣呢。”于是我笑,我們一起笑。
而如今,我們早已經習慣了對彼此說一聲“謝謝”,而“謝謝”這兩個字也像一粒種子,不止在我們家里抽枝展葉,更是在兒子心里扎了根,“媽媽,謝謝你”,多平常的一句話,卻又是一句多不平常的話。一家人也要說“謝謝”,千萬不要以為這樣是矯情,是沒必要,試過以后你就會知道,簡簡單單的兩個字,是溫暖,是愛的表達,更是我們變到幸福的解語花。
- 最新評論